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舉辦國社科、國自然申報講座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講座于2022年2月25日上午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熊益亮副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李敬華研究員主講。本所科研人員與研究生八十余人與會,科研教育辦公室負責人宋歌主持會議,劉劍鋒副所長致歡迎辭。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報講座
主講專家熊益亮副教授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評審規則、選題方略、課題論證和細節建議等四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類別、評審流程和評審方法。他強調標書在撰寫學術史梳理方面應客觀、精煉,研究內容應詳實,預期成果應凸顯。熊益亮副教授還就申報書細節提出建議,如字數詳略得當,排版一目了然、預算按照標準等等。針對我所具體情況,熊教授建議科研人員結合自身研究方向,吃透申報文件和評審細則,突出目的性并兼顧研究積累來選題。同時,要充分積累研究基礎,利用我所特殊優勢,聯絡國內著名領域專家,擴大學術影響力,并突出代表性成果,提高申報成功率。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講座
主講專家李敬華研究員的講座圍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概況、撰寫要點和申報體會三個方面展開。他從資助研究的類型(包括研究系列6類、人才系列6類、環境條件系列5類),到與科研人員密切相關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的申報及評審細節,再到申請書撰寫的選題、命題、立論、設計等核心要點,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講解。最后,李敬華研究員針對我所具體情況,建議科研人員夯實自身研究基礎,不要盲目追趕潮流。要加強合作,建立互補型研究團隊。
兩場講座別開生面,內容精彩豐富,令人耳目一新。講座結束后,主講專家與科研人員繼續現場互動,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的重點與難點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會者深感受益匪淺,在標書撰寫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汲取了諸多有益的經驗,對兩大國家基金的申報現狀與改革方向也有了全新的認識。主講專家最后表示,希望加強和深化醫史文獻領域的交流合作,切磋互補,共同推進中醫學術的發展。
撰稿:宋歌 高雅
攝影:張麗君 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