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緯人文學術傳承工作室成功舉行“醫史文獻論文寫作方法”座談會
2021年12月29日上午,為提高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的學術論文寫作能力,李經緯人文學術傳承工作室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舉行了“醫史文獻論文寫作方法”座談會。本次會議的舉行,得到了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會議由醫史所研究員、副所長甄艷主持,本所師生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
座談會由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中華醫史雜志》副總編輯、原編輯部主任王振瑞主講。會前,有6位碩士研究生及2位博士研究生提交了論文,王振瑞研究員逐篇進行了認真審閱和詳細批注。
本次座談會主要圍繞與醫史文獻研究寫作密切相關的“五大關系”“五個要求”“寫作步驟”“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展開討論。
首先,王振瑞研究員對哲學與科學的關系、醫學與史學的關系、醫史與文獻的關系、研究與寫作的關系、腹稿與手稿的關系進行了簡明扼要的講解。王主任強調,醫史文獻研究者應該給自己提出五個要求,即:閱讀哲學著作,提高史學修養,夯實醫學基礎,完善思維類型,苦練表達能力。接著,王振瑞研究員圍繞立題、構思、選材、定調、落筆,將論文寫作步驟及要點娓娓道來。然后,王振瑞研究員先后從論文初稿的撰寫和成稿的修改入手,針對文題、署名、摘要、關鍵詞、引論、分論、結論、引文、腳注、參考文獻的撰寫和處理方法,以及成稿后在框架調整、文字潤色、筆誤校正等,詳細講解了各項要求和注意事項。最后,王振瑞研究員列舉實例,結合上述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對同學論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講解。
王振瑞研究員的演講,生動深刻,引人入勝。農漢才、吳文清、王燁燃、田博、孫清偉、解博文、翁曉芳、王麗、徐笑、陳少華等與會師生,圍繞醫史與文獻的關系、史料的運用、文獻綜述與研究性論文的區別、論文選題及構思等,先后提問、發言,熱情參與了交流與探討。李經緯人文學術傳承工作室負責人農漢才研究員作了總結發言,高度評價了這次會議的效果和意義。
連續三個小時的座談,師生們情緒高漲,氣氛熱烈,最后都有言猶未盡的感覺。通過本次座談,大家對如何提高學術論文寫作水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次講座使同學們深受教益,大家都希望今后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陳瑞欣撰稿)